芜湖神山公园的历史沿革
1、文革期间,神山地区先后设立“五七”干校、师范学校和市区各中学学农基地,山林遭到毁坏。1973年3月,市园林管理处在神山公园兴建苗圃,位于五山环抱的低凹处,苗圃地百余亩;同时,新营造山林,植树6万株,播种连生树种籽250公斤,外购小苗培植。1975年,苗圃地达2008亩,绿化荒山530亩。
2、罗汉寺是北宋政和年间在神山山麓建立的,虽然历经多次毁废,但明人朱万爵的诗作仍体现了其古朴风貌。最后,南宋乾道七年,沈端节县令在神山李卫公祠祈雨成功后,仿照苏轼的《喜雨亭记》修建的志喜亭,曾几度兴废,直至1985年神山公园重建,这些历史痕迹在今天的公园中得以重现。
3、最早是芜湖执行枪毙犯人的地方,后来改为火葬场。
4、神山公园是芜湖市最早开辟的风景区之一,也是我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公园。《芜湖县志》记载,神山“山势逶迤,蟠结幽邃,远眺丹阳,诸峦绵亘相接,赭塔、荆壁东西夹辅”。
5、赭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心,土石殷红,故名,赭山由大小两个山头构成,面积487公顷,周长5公里。清朝胡应翰在《一览亭记》中记述“邑北诸山……则莫如赭阜为雄。山迤北益高,陡其癫则大江在襟带,而遥睇诸山,皆罗列如儿孙。”由于山势较高,风景优美,是登高远眺,俯视江城的境地。
6、剑,作为古代武器的象征,其质量与锐利度往往取决于淬火工艺,即通过将剑在高温液体中快速冷却,以增强其硬度和韧性。在神山公园的谇剑池,这个传统工艺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见证了古代剑客们的坚韧与智慧。池塘的名称,如同一个历史的窗口,揭示了芜湖市这片土地上曾有的武侠文化与技艺传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