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恩施造型黑松基地简介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录:
恩施市区景点介绍
恩施市区景点介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级行政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恩施市区景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叶挺将军纪念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恩施州城西郊后山湾154号的209国道线上侧。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景区。叶挺将军曾囚居旧址系一栋180平方米的简易土木结构民居,有正屋3间,厢房2间及作厨房和厕所用的拖檐2间,属恩施民间俗称“钥匙头”建筑。卧室陈设简陋,仅有一张三屉木桌,两把椅子,两张木板床和一个洗脸架。1983年在原址进行了修复和重建,并于左侧新建有330平方米的“叶挺将军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叶挺将军生平事迹图片、文字、资料与实物,以及恩施人民抗战等图片及文字资料等。“皖南事变”后,叶挺将军曾两度羁囚于此处,叶挺将军曾亲手种植的茶树,至今枝叶繁茂,被恩施人深情地称为“将军茶”。
连珠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江中游,恩施市东面五峰山之首的龙首山顶,距州城区约1公里。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景区。清道光十一年(1831)动工修建,次年竣工。因五峰山状若五峰连珠,故名连珠塔,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连珠塔因其雄踞五峰,座拥清江,俯瞰恩施,而成为恩施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恩施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景观之一,也为恩施州著名古建筑之一。山门上有“巴山万重入蜀境,夷水千回接楚天”的对联。连珠塔隐于绿树丛中,空花砖墙,南北伸展。塔共7层,高42米,呈锥体形。基脚及第一层为青石砌成,其余均为青砖构筑。塔厅朝西南,入门共有123级石阶盘旋而至塔顶。8个塔角上各雕刻了托塔力士一尊,造型独特。塔顶由7枚大锡珠重叠而成塔刹,与塔身浑为一体,巍然壮观。
恩施土司城
国家3A级景区。座落在恩施市郊旗峰大道,距市中心1.5公里。是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2002年向社会开放。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此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位于民族文化区中心的土家族“九进堂”,将土家族传统的干栏民居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月台和戏楼等融为整体,亭榭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原始古朴,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于一体。
恩施州博物馆
位于恩施市凤凰山东麓,是湖北省少数民族文物陈列、保管、研究的中心博物馆。其前身为恩施地区文物工作队,1993年4月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并沿用至今。收藏文物七万余件,极具巴文化特色。恩施州博物馆《巴风土韵》文物陈列共由两个部分组成。“历史文物衡并篇”从“建始直立人”、清江流域的巴文化到鄂西南地区元、明、清土司文化和奇特的崖葬文化,展示恩施这片神奇土地上人类形成、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民族民俗篇”从土家族、苗族的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反映了恩施州各民族创造的丰富而又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建筑有精致的“吊脚楼”、“土家民居复原”,饮食中独特的“油茶汤”、“喝咂酒”、“吃年肉”,趣特的“女儿会”、“牛王节”,奇特的婚丧习俗“哭嫁”、“跳丧”等等,充分展示了民族独特的渊源与文化特征,反映了少数民族悠长久远、博大精深的历史传统文化。
柳州城遗址
位于恩施市七里乡椅子山。是南宋开庆初到元代至元中(1259-1276)的古施州城城址,俗称旧州城。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景区。南宋灭亡后,该城曾为古代施州人抵抗蒙古军队的军事重镇,元至元年间(1274-1276),南宋旧部在此地进行过艰苦卓绝、英武不屈的抵抗,蒙军遭到重创。城内遗址较多,如古城墙遗迹、巡城马道遗迹、校场坝、点将台、擂鼓台、兵器坑等。尼姑庙为四合院式庙堂,西楼为闷拦歼尼姑室,东殿供佛像20余尊。西瓜碑位于柳州城二台坪,是恩施市著名的碑刻,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重蚂冲点文物保护名单。该碑刻高4米,宽3.5米,厚3米,以自然巨石砂岩削面镌刻而成,碑上刻有169个字,记载该地种西瓜的历史。砖筑施州城道路摩岸石刻,位于柳州城南门关外西侧山石之上,全文为“宋咸淳丙寅季冬,郡守张朝宝削险免,拓砌此路,以便行没”,是了解恩施地区历史的重要资料。
州农技高新示范区
湖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恩施城郊,东临恩施机场,西畔清江,209国道横贯南北。是集科研、推广、培训、种苗供应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它始建于2000年。2003年5月,园区被恩施州科协及恩施州委宣传部联合批准为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园区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这里山川秀美,河水清澈,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沿江有近1.5公里长的天然绿色屏障,并分布着多个沙滩。规划由一个中心、七个“园中园”组成。园区的山与水,草坪、树木、阳光走廊与明快的建筑构成了一幅迷人画卷。
龙洞河
距离恩施城区仅3.5公里,可通公交车,侧倚许家坪大型机场,前衔209、318国道。属文化旅游风景区。龙洞河风景区植被丰茂、水质清幽、文化底蕴深厚。它是抗战时期第六战区的大本营,蒋介石公馆、陈诚公馆、石英公馆等古迹犹存。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后三年在龙洞河写下了《鄂西、川东、湘西、桂北第四纪冰川现象述要》。龙洞是龙洞河的发源处之一,是二叠系石灰岩溶洞,坐落于半山腰,洞口四周翠竹丛生,绿树葱郁。洞穴系统呈树状展布,由三支主通道联系,众多小型分支交汇于龙洞的厅廊,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形态多姿。溶洞按其地势的高低分为干洞、出水洞、过水洞3个。
清江闯滩
位于恩施市城区至浑水河大桥段,清江闯滩起漂码头位于恩施市城区内,终点码头浑水河大桥至恩施城区38.5公里,游客返程均由专车接送。属水域风光类风景区。1992年对外开放,2000年起更名为“清江闯滩”。清江闯滩长38.5公里,越五段峡谷,过48道险滩(落差2—4米),让人感受“与浪共舞”,“玩就玩个心跳”的刺激。沿江两岸,危崖耸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篁,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巴人悬棺的神奇洞葬,土家人种田牧羊的生活场景,村姑浣沙的曼妙诗韵,高亢激越的船工号子,把人带入惊险、野趣、神秘的境地。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惊险刺激的险滩漂流,如梦似幻的清江画廊,古朴独特的土家民俗,游客强烈的.参与性。作为中国江河漂流的一朵奇葩,清江闯滩被许多媒体誉为“神州第一漂”、"天下第一漂",并入选“中国特色旅游三十佳”。
梭布垭石林
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距恩施市54公里。因地质岩溶现象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以石林为主的地文景观类风景区。2000年对外开放。梭布是土家语三个的意思,梭布垭即三个垭,被誉为“戴冠石林”、“天然氧吧”。梭布垭风景区以特异奇奥的石林、珍稀多样的植被、质朴纯厚的民风而著称。整个石林外形象一只巨大的葫芦,四周翠屏环绕,群峰竞秀。现有青龙寺、六步关、莲花寨、宝塔岩、磨子沟、锦绣谷、梨子坪及古柏民俗乐园8大景区共100多个景点。这八景之中,遍布奇岩怪石,有的形若苍鹰望月,有的神似仙女回眸,有的恰似龙争虎斗,有的酷肖莲花朵朵,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峥嵘雄奇。在石林边缘还有一条长3公里、高10多米的地缝,迂回曲折,犹如迷宫,神秘莫测,在地缝中穿行,头上只见蓝天一线,两耳仅闻泉水淙淙,双眼难觅泉流何处。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恩施市都要在此举办盛况空前的“女儿会”。
龙麟宫
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西郊麒麟溪源头,距市中心8公里。属地文景观类洞穴风景区。1995年正式向社会开放。俗称“出水洞”,属水旱兼备洞穴景观,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组成,洞长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峡”长500多米,干洞和迷津洞长1800多米。洞穴雄奇神秀、水陆兼备。溶洞叠转迂回、千奇百怪,整个溶洞集壮丽、险峻、幽深、神奇为一体,洞内石笋、石幔、石柱、石林等发育充分。洞口高约60余米,并修建有一歌舞台,民族文艺和洞穴奇观融为一体,相互映衬。龙麟宫的一坛、二府、三峡、九龙、十三厅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处景点分布在水洞“小三峡”、干洞和迷津洞中。水洞“小三峡”两岸奇峰耸峙,怪石狰狞,河水夏日冰冷彻骨;干洞和迷津洞内钟乳石保存完好,奇形怪状,千姿百态。
大龙潭
位于恩施市龙风镇,与屯堡集镇接壤,距恩施市10公里。为宽谷地貌景观,属水域风光类风景区。景区有峡谷、台地、平坝等多种地貌特征,清江主河道、鸭松溪、拖泥溪、龙桥河等支流,构成曲折迂回的水库库面。大龙潭水利枢纽工程建于恩施市城区上游11公里处的清江大龙潭峡谷,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中型综合型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水域风景区水面宽阔,3平方公里水面绕两岸青山形成16公里长水域,形成一条清秀壮丽的绿色彩带。大坝建成,库区水位提高至462米,将两岸部分低洼丘岭地带淹没,形成无数个岛屿湖泊,库区周围山势峻峭,悬崖耸立,象形石壁、石柱、石峰、石芽、石缝遍布,形象逼真。
;
造型黑松哪里有?
造型黑松一般在园林基地或苗木市场有好扮卖。
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是松科、松属植物。别名白芽松,常绿乔木,高可达30公尺,树烂樱皮带灰黑色。四月开花,花单,雌花生于新芽的顶端,呈紫色,多数种鳞(心皮)相重而排成球形。
生长习性
喜光,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不耐寒。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区域,最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含有腐殖质的砂质土壤处生长。
因其耐海雾,抗海风,也可在海滩盐土地方生长。抗病虫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友历灶。黑松一年四季长青,抗病虫能力强,是荒山绿化,道路行道绿化首选树种。
恩施大峡谷是什么地貌
问题一:恩施自治州地貌是什么特征 【地理特点】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多奇峻岭,河谷暗流,飞瀑流云,奇洞异窟,特别是溶洞、溶沟、伏流分布广泛。武陵山、巫山、大娄山、大巴山四大山脉穿越其境,长江从恩施州东北角穿过,清江等数百条河流横贯东西,小高原、小盆地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恩施自治州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
问题二:恩施大峡谷的景点简介 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自然景区主要由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组成。其中两座位于一炷香石柱旁的的山峰于2012年4月22日命名为迪恩波特双子峰。除了大峡谷外,最大的景观特色是两岸典型而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有天坑,有地缝,有天生桥,有溶洞(200多个),有层层叠叠的峰丛,还有近乎垂直于大峡谷的大断崖。峡谷内有近10公里长的地缝幽深奇绝,世所罕见奇山、异水、怪洞、珍禽数不胜数。曾游历欧美的张良皋教授将清江大峡谷与美洲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相比。他说,论壮观,科罗拉多大峡谷与清江大峡谷不孙昌过伯仲之间,论美丽,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实在无与伦比。八百里清江中,恩施屯堡至沐抚的大峡谷,以气势雄阔的绝壁险峰,称奇于世。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穗兆谷难分伯仲的湖北清江恩施大峡谷位于长江三峡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中的一段。峡谷全长108千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自然景区主要由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组成。其中两座位于一炷香石柱旁的的山峰于2012年4月22日命名为迪恩波特双子峰。它也是湖北恩施 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恩施大峡谷现经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投巨资整体开发打造,已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新兴旅游热点景区。华中科技大学著名的旅游与建筑专家张良皋教授实地考察对比后认为。若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论壮观,恩施大峡谷与之难分伯仲;若论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层次之多样,恩施大峡谷则远胜于科罗拉多大峡谷。沐抚大、中、小楼门6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2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30余座;静水清江,虹桥卧波,青山倒影。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中部,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地近四川盆地边缘,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梯级末端。武陵山脉余支从东南部蜿蜒入境,西有大娄山山脉向北延伸,北有巫山余脉环绕。西北及南部两翼高,近似山原地貌,平均海拔800余米;西南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海拔900米左右,有较大的山间坝槽坐落其间;中部地区丘陵起伏,由于地层下陷,形成陷落盆地,比较开阔,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区域上主要地层为震旦纪(Z)则族扒―三叠纪(T)地层,反映出古地质时期沉积的陆棚陆表海、包括宽广的滨岸或碳酸盐台地和浅海陆棚海组成的古地理环境。广泛的碳酸岩沉积为后来的岩溶作用和岩溶景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恩施市的西北部有巫山山脉环绕边境;东南部有武陵山脉余支沿东北方向展布全境;中部为局部断陷盆地,总的地势是西北、西南两翼高,中部低。山岭多西南―东北走向,河流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境内崇山峻岭,山峦逶迤,河谷多成深峡,多急流瀑布;喀斯特地形发育,山体多见为馒头状的溶丘,其总体岩溶环境为丘丛和峰丛洼地地貌类型。清江两岸70%的地段为喀斯特地貌。恩施大峡谷属温带季风气候,夏无酷热,冬少严寒,日光充足,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河床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水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钟萼木、莼菜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属第三纪孑遗古老植物,紫油厚朴是我国珍贵中药材和珍稀保护植物,在2000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GAP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动物种类较多,脊椎动物32目、89科、35......
问题三: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的一部分,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 小题1:D 小题2:A小题3:D 试题分析:小题1:喀斯特地貌是各种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被水溶解侵蚀形成的地貌,由恩施大峡谷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确定恩施大峡谷的岩石属于沉积岩(主要是石灰岩)。由图中甲在地幔中,会变成喷出岩,确定甲表示岩浆,由岩浆还可变成侵入岩,确定乙表示侵入岩,由沉积物和沉积岩可以相互转化,确定丁表示沉积岩,由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确定丙是变质岩。小题2:恩施大峡谷是由沉积岩(可能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组成的,石灰岩是由热带浅海中珊瑚的遗体堆积形成的,说明恩施大峡谷地区早期可能是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变成海拔较高的山地,再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小题3:恩斯大峡谷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要通过测量了解大峡谷的深度、长度等情况,要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要通过阅读卫星照片、航空照片了解峡谷地区植被等的变化情况,要运用到遥感技术(RS),要对开发利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等要运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
问题四:简要分析恩施大峡谷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在线等哦 急急急急!大神们帮帮忙 卡斯特是石灰岩地区被水溶蚀行程的,也叫岩溶地貌。丹霞地貌是由丹霞山得名的,是一种红色岩体被水侵蚀形成。雅丹地貌是风蚀形成的,比如新疆地区的魔鬼城,就是风沿着河道或者沟渠,侵蚀岩石底部形成。 查看原帖
问题五: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的一部分,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 恩施大峡谷是三峡地貌的一部分.首先是海陆变迁形成了我国现在西高东低的地势格局,之后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形成背斜地貌,之后是长江自青藏高原向东流深切形成峡谷地貌,其中的喀斯特地貌也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故选A
问题六:恩施大峡谷容易地质灾害吗 洪涝会对地表植被 土体 地表径流 和地下水 在短时间内产生变化 造成原有生态环境的失衡。所以会造成 滑坡泥石流 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土质膨化 等地质灾害
问题七:湖北恩施大峡谷 在恩施什么地方 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的湖北清江恩施大峡谷位于长江三峡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中的一段。峡谷全长108千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自然景区则主要由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组成。
华中理工大学著名的建筑与旅游专家张良皋教授实地考察对比后认为,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峡谷,“即使走马观花也令人如痴如醉”。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论壮观,清江大峡谷与之难分伯仲;若论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层次之多样,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则远胜于科罗拉多大峡谷。而且这里还是巴文化发源地,人文特色浓郁,而科罗拉多大峡谷仅有少数印第安人居住。
“八百里清江,每一寸都是风景。极具开发价值的恩施大峡谷如不向世界推介,绝对是一大遗憾。”张良皋说,这里的峡谷山峰险峻,山头高昂,有仰天长啸之浩气;谷底的清江水质清幽,令人有脱胎换骨之感受。沐抚大、小龙门6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2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30余座;静水清江,虹桥卧波、青山倒影,让人产生海市蜃楼的幻觉;沿清江乘船顺流而下,云雾缭绕,白鹤翩跹,情景交融,仿佛置身于浩缈悠远的世外天地之间。
恩施大峡谷有五大奇观:
壮美无比的恩施大峡谷空间宏伟开阔,景观层次丰富,山体变化多端,清江河谷深切,具有别于五岳的五大奇观:
一是清江升白云。与大多数名山的云海显得闲散无序不同的是,沐抚大峡谷里从清江上升起的云海象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曲折,延绵百里,形态丰润,美不胜收。
二是绝壁环峰丛。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沐抚大峡谷不仅兼而有之,而且面积大、品位高。有四面绝壁凹陷于丛峰之中的,也有四面绝壁突出似凌架于丛峰之上的。世界上目前尚未发现类似奇景。
三是天桥连洞群。洞穴群落是大峡谷中又一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大峡谷沿线有大小洞穴200余个。如板桥的热云洞,有石壁相隔形成两个洞口,一洞通热风,一洞出冷风,冷热交融烟雾缭绕;而且洞内的大厅可容纳数万人;更有天桥匹配,水天相谐、人物相映,犹如仙境。
四是地缝接飞瀑。恩施大峡谷内的云龙河地缝全长7.5千米,最深达75米,地缝怪石遍布,五彩斑斓,古木苍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缝两岸的数条飞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
五是地缝配竖井(天坑与地缝相通)。中法探险队历经十年考察于最近宣布,奉节龙桥河至恩施大峡谷的地下暗河全长50千米,为世界之最。仅暗河之上的竖井就有108个,形似著名的新疆坎儿井,非常壮观和罕见。
黑松的养护和造型制作,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工序?有没有详细的步骤?
黑松是制作盆景的传统树种,不仅气势雄强,刚直挺拔,充满了阳刚之气,一直都被人们称为“男人松”。黑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生长环境的不同,让生长的黑松大有径庭。在环境适宜,土壤肥沃的地方,黑松能达到几十米的高度。而生长在环境恶劣,土壤贫瘠的地方,高不过盈尺。黑松的繁殖、养护、修剪和蟠扎的一些技巧,和大家分享。
栽种
现在有很多的黑松繁殖基地,一般都是采用的籽播法,这种方法唯一的限制就是需要太长的时间了,但明绝卜好处多多,还是要提倡的。还一种方法就是加工绿化苗木中的黑松。选择枝干较粗的,下部有枝条的,经过截干处理培育成的制作盆景的桩材。
在早春萌芽期前,进行采挖,条件允许的话,要保留树根原土,缠上包裹物,打上泥浆保湿。运输前,再对根、干、枝进行一次短截,把不需要保留的枝干全部剪除,这里需要注意,保留的枝干上一定要留有针叶,不然,后续会大概率死亡。在伤口上涂抹愈合剂,防止树液流失和伤口感染。
栽植前,再进行一次细致的修剪,尽量的缩小树冠和根茎的范围,利于后期上盆。养坯时,最好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养护,经过2年左右的生长养护,基本就可以造型了。相信,经过这2年的养坯养护,造型的构思肯定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造型
黑松新萌发的枝条柔软,正是蟠扎的好时机,可以根据构思,制作成曲干、临水、附石等不同样式的盆景。如果是黑松老桩,就要依据树桩的形态来制作,不能强行的大范围的破坏树桩的形态,以达到自己的构思效果,最后只会落得鸡飞蛋打。
正确的方法是要因势利导,因材附形,采用蟠扎和修剪相结合的方法,自然能制作出自然优美,苍劲古朴的黑松盆景。无论制作什么形态的黑松盆景,我们都不能违背大自然的生长规律,要多观察黑松的自然生长形态,才能创作出有较高价值的盆景。
黑松盆景造型时间为1月到3月间,这段时间,黑松的树液流动缓慢,处理枝条的伤口,基本没有树液流出,对以后的生长没有大的影响。但要注意,黑松的萌发能力较弱,修剪时要慎重,尽可能地保留枝条。不过黑松的根系发达,可以制作很流激穗行的提根造型,更增其苍古的韵味。
环境
黑松的生长特性,喜欢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寒耐干旱。适宜在室外养护,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保持盆土偏干,浇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即可,给水不能太多,一个是防止积水,还一个原因是水多容易造成枝叶徒长。
而在夏季和秋季,给水要注意,这个时候,温度较高,天气也干燥,浇水一定要浇透,适当地保持盆土湿润度,不要浇半截水。早晚喷水,保持环境湿度。雨季要特别注意,做好排水防涝的工作,避免盆土积水、板结。
黑松叶比较的耐贫瘠,不是太喜肥的,在生长期也不需要施太多的肥,只要施些有机饼肥帮助生长即可,施肥过多,会让枝叶生长过于旺盛,影响到造型的美观,还有可能造成肥害,平时尽量少施肥。在秋季的生长期,可以施些有机饼肥,帮助养分的供给,使其生长强壮,以达到松芽的生长和枝干的增粗宏并。
冬季,只要保证盆土不结冰即可,温度过高,反而会影响其第二年的生长,最好就是连盆一起埋进向阳避风的地方越冬。每隔2-3年翻盆换土一次,保留一半的原土,保护根系不受到损伤,尽快恢复长势。
修剪
黑松的萌发力不强,所以不宜过多地进行修剪。可以在每年的3月到4月之间,对黑松进行摘芽处理。在芽点变绿膨大,即将出叶的时候,摘除掉芽长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把所有的芽孢都摘除一遍,保证树势的均衡和树冠的整齐。
黑松的针叶较长,而要变短,除了新叶萌发时,做好水肥管理之外,还需要使用比如,切嫩枝、疏芽、摘除老叶等方法。在每年的7月到8月间,将当年生的新枝全部剪去,等待萌发新芽,大概在8月到9月,就会萌发出来,再将多余的芽摘除,仅仅保留枝条两侧或者水平方向的两个芽。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就能抑制住新芽、新叶的生长。而到了11月,可以剪除剩余的老叶,这样,黑松就剩下了9月里新生的短叶了。也是黑松盆景的最佳观赏期。
病虫害
黑松的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关键是自身要强壮,才能少生病,树势衰弱才会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像导致枝叶枯黄的枝枯病就是气候异常导致的。旱涝、大风、高温高湿、冻害等,或者是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的生长衰弱都会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出现病虫害,一个是要及时喷药治疗,还有就是增加肥料,可以穴施有机肥,提供养分,帮助恢复树势,只有生长健壮了,才能远离病虫害的危害。在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可以喷施药物预防,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黑松盆景的制作、养护上的一些技巧就分享到这里了。一键三连,是我最喜欢的,大家多支持!娟子会有更多的经验和技巧分享给大家,也可以直接问我,知无不答,谢谢!
湖北恩施旅游简介
恩施全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这里生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由于被崇山峻岭所包围,恩施州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得以保存完好。
恩施的美就在于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旅游者不必拘泥于线路,可以兴之所至地游玩,这样往往能随时发现好风景。
恩施州风景以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握前液和光怪陆离的奇洞异穴为主,主要景点有清江、腾龙洞、鱼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摆手堂、梭步垭石林等。除此以外,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耕耘时的薅草锣鼓、葬礼时跳的撒尔荷、吉庆时跳的摆手舞,都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
重要数据
区号:0718
邮编:445000
位置:恩施州地处四川盆地与江汉平原间,属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全境绝大部分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区划:下辖恩施和利川两市及鹤峰、建始、巴东、咸丰、来凤、宣恩六县。
当地特色: 土家族风貌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在四川等地也有分布,现有人口570多万人,土家族自称悔旅“毕兹卡”,意思是“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宋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建国后,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杂居,他们很早就会使用汉族的语言和文字了。
土家族人在服饰方面崇尚俭朴,以前,土家人多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做衣料。男子多穿黑色或蓝色,女子衣服上则有“鹿子闹莲”、“喜鹊闹梅”和“双凤朝阳”等喜气的图案。
鄂西土家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以小麦、红薯、洋芋为副食,菜食多样,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很丰富,普遍喜好酸辣。
附:小知识
西兰卡普——恩施的土家族姑娘出嫁时,都必须带上西兰卡普作为陪嫁。这是土家族一种织锦,在土家族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指花,所以“西兰卡普”就是土家族的花铺盖。 土家族女孩儿都是亲手编织自己出嫁时要带的西兰卡普,她们在木头织布机上先将布织好,再在上面挑花刺绣。西兰卡普的图案纹样丰富,色彩鲜明,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旅游时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季风性山地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雾多,雨量充沛。
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恩施州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三千多米,最低六十多米,民间素有“低山称谷、高山围炉”、“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谚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海拔300-1800米地域的年平均气温在17.4-7.8℃之间,长江河谷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超过18℃,1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则低于7.8℃,垂直差异明显,全年气温最低在1月,在7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恩施州雨多、雾多,雨热同期,所以在此地旅游常会因为一连几天的坏天气而影响游览,所以前往恩施旅游避开雨季,并事先多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状况。前往恩施旅游的季节是四、五月份。
节日
鄂西土家族的节日主要有赶年、牛王节、清明节、六月六(晒龙袍)、女儿会、社日、端午、月半、中秋、小年。
女儿会
女儿会是鄂西段物少数民族独特的节日,每年举办一次,不同地方举办的日期也不同,有的是农历五月初三,有的是七月十二,有的是八月十五。其中,石窑乡每年农历七月十二的"女儿会"从古至今一直保留了下来。
"女儿会"一般伴有乡场,也就是土家人的大集,各种风土人情集于一体。每当此时,姑娘们为了等待意中人的到来,便会在"女儿会"上摆摊出售各种土产,小伙儿们则假装买东西,一旦看到中意的姑娘,小伙儿便上前问价购物,双方开始讨价还价,如果小伙儿也被姑娘看中了,价格就会越来越低,最后双方就相约到乡城附近的丛林中互表爱慕之情。如果小伙儿未被相中,价格则越来越高,他便会知趣地离开,再重新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恩施市内景点大全
恩施市内景点介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是湖北省的一个自治州和地级行政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湖北、湖南、重庆三省(市)交汇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恩施市的景点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叶挺将军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恩施州西郊后山湾154号209国道上侧。旦型裤属于历史文化人文景区。关押叶挺将军的旧址是一座180平方米的简易土木结构住宅,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和两个飞檐,供厨房和卫生间使用。属于俗称“钥匙头”的恩施民居建筑。卧室陈设简陋,只有一张三屉木桌、两把椅子、两张木床和一个脸盆架。1983年,原址恢复重建,左侧新建一座330平方米的“叶挺将军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叶挺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人物、资料和实物,以及恩施人民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皖南事变”后,叶挺将军曾两次被囚禁于此。叶挺将军亲手种植的茶树至今枝叶繁茂,被恩施人民亲切地称为“茶将军”。朱利安铁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恩施市东部五峰之首龙首山顶清江中游,距州城区约1公里。属于历史文化人文景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动工,次年竣工。因五峰如五峰连珠,故名朱利安塔,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朱利安塔是恩施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恩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景观之一,也是恩施州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因为它矗立在五峰之上,俯瞰恩施。山门上有一幅对联,上面写着“巴山重于蜀,沂水重于楚田”。朱利安铁塔隐藏在绿树中,空砖墙从北向南延伸。这座塔有七层,高42米,呈圆锥形。基脚和第一层是青石做的,其余是青砖做的。塔厅面向西南,入口有123级石阶盘旋至塔顶。塔的八个角上各雕有一尊托利斯雕像,造型独特。塔顶七颗大锡珠重叠形成塔刹,与塔身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恩施土司城堡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郊区的栖凤大道,距市中心1.5公里。是土家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于古迹建筑景观民俗景区。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恩施土司城”,2002年对外开放。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为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域。恩施州有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传统建筑,展示了他们独特的建筑和雕塑艺术。土家族“金九堂”位于民族文化区的中心,集吊脚楼、挥手堂、官话厅、书院、平台、剧场等传统土家族民居为一体。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古朴古朴,集土家族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于一体。恩施博物馆位于恩施市凤凰山东麓,是湖北省少数民族文物展示、保存和研究的中心博物馆。前身为恩施文物队,1993年4月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一直沿用至今。收藏文物7万多件,极具巴基斯坦文化特色。恩施博物馆巴图云风文物展由两部分组成。“历史遗迹”展示了人类在恩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从清江流域的“直立人”和巴文化,到元明清的土司文化和鄂西南的怪石崖葬文化,形成、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民俗篇》从土家族、苗族的吃、穿、住、用、租启行等方面,反映了恩施州各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建筑上有精美的“吊脚楼”、“土家民居复原”,饮食上有独特的“油茶汤”、“喝杂酒”、“吃年夜饭”,有趣的“女儿会”、“牛王节”,还有奇特的“哭嫁”、“跳丧”等婚丧习俗,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渊源和文化特色。柳州城遗址位于恩施市七里乡椅子山。它是南宋至元代至元代中期(1259-1276年)清初的石洲古城遗址,俗称九洲城。属于历史文化人文景区。南宋灭亡后,该城曾是古代石州人抵抗蒙古军队的军事中心。从元至正元年(1274-1276),南宋前朝本部在此进行了艰苦不屈的抵抗,蒙古军队损失惨重。城内遗迹众多,有古城墙遗迹、巡路遗迹、校坝、点台、鼓台、兵器坑等。尼姑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寺庙,西楼是尼姑室,东殿供奉着20多尊佛像。西瓜碑,位于柳州市二太平,是恩施市著名的碑刻,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单。碑高4米,宽3.5米模简,厚3米。它是由天然的巨石砂岩雕刻而成的。碑上刻着169个字,记录了这个地区种植西瓜的历史。石州市砖路摩岸石刻位于柳州市南门西侧的岩石上。全文为“宋宪春、丙寅、、郡守张,伐险避之,筑此路使之行”,是了解恩施地区历史的重要资料。国家农业科技高新示范区湖北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恩施市郊,东临恩施机场,西临清江。209国道纵贯南北。是集科研、推广、培训、种苗供应、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它建于2000年。2003年5月,该园被恩施市科协和恩施市委宣传部联合批准为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园区占地56万平方米,山川秀美,河水清澈,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沿江有近1.5公里长的天然绿色屏障,沙滩众多。规划由一个中心和七个“园中园”组成公园里的山和水、草坪、树木、阳光走廊和明亮的建筑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面。龙洞河距恩施市区仅3.5公里,公交可达,毗邻徐家坪机场,曾冠名209、318国道。属于文化旅游景区。龙洞河景区植被丰富,水质幽静,文化底蕴深厚。它是抗日战争时期第六战区的大本营,蒋介石府、陈诚府和应时府等历史遗迹仍然存在。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龙洞河》中写了三年鄂西、川东、湘西、桂北第四纪冰川现象的总结。龙洞是龙洞河的源头之一。这是一个二叠纪石灰岩洞,位于半山腰,周围是竹子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洞系呈树状,由三条主要通道相连,许多小分支在龙洞的厅堂走廊交汇。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瀑千姿百态。喀斯特洞穴根据其地形分为三种类型:干洞、出水洞和过水洞。清江滩涂位于恩施市区至浑水河大桥段。清江滩涂起始漂流码头位于恩施市,终点码头浑水河大桥距恩施市区38.5公里。游客们都被专车运送回去。属于水景景区。1992年对外开放,2000年更名为“清江滩冲”。清江全长38.5公里,穿越5个峡谷,48个险滩(落差2-4米),让人感受到“与浪共舞”、“玩出心跳”的刺激。河的两岸,峭壁耸立,奇石遍布,飞瀑流泉,凉风习习,林木葱郁,花香山色,美丽迷人。神奇的巴人悬棺洞葬,土家族农牧羊的生活场景,村姑浣纱婀娜的诗韵,铿锵的船夫号角声,把人带入一种惊心动魄、狂野神秘的境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惊险刺激的沙滩漂流、梦幻般的清江画廊、淳朴独特的土家族民俗、游客参与性强。清江抢滩作为中国河流漂流的一朵奇葩,被多家媒体誉为“中国第一漂”、“世界第一漂”,入选“中国特色旅游30强”。索布垭石林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距恩施市区54公里。由地质岩溶现象形成,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是以石林为主的景观景区。2000年对外开放索布在土家语中是三物的意思,索布亚是三物的意思。被誉为“代官石林”、“天然氧吧”。索布垭景区以独特的石林、珍稀多样的植被和淳朴的民风著称。整个石林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葫芦,四周绿屏环绕,群峰争奇斗艳。清流寺、六部关、莲花寨、宝塔岩、磨子沟、锦绣谷、栗子坪、古柏民俗乐园等100多个景点。这八景之中,奇石怪石遍地。它们有的像雄鹰望月,有的像仙女回眸,有的像龙争虎斗,有的开满清凉的荷花,有的婀娜多姿,有的气势磅礴。石林边缘,还有一条3公里长、10多米高的裂谷,曲折如迷宫,神秘莫测。走过地缝,只能看到头上的蓝天,耳朵却只能闻到泉水的味道,眼睛找不到泉水流向哪里。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恩施市都会在这里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女儿聚会”。隆林宫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西郊麒麟河源头,距市中心8公里。国土景观洞穴景区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俗称“泄水洞”,是一种旱涝并存的洞穴景观。它由水洞、干洞和迷宫洞组成,全长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峡”长500多米,干洞和迷宫洞长1800多米。洞穴雄伟美丽,水陆兼备。这些洞穴曲折而奇特。整个洞穴雄伟、险峻、幽深、神奇,石笋、石帘、石柱、石林在洞内充分发育。洞口高约60米,建有歌唱舞台。民族文艺与洞穴奇观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隆林宫内的第一坛、第二府、三峡、九龙、十三殿、二十八宝等200多个景点分布在“小三峡”、干洞、迷宫洞。“小三峡”水洞两侧,群峰高耸,怪石狰狞,夏季河水冰冷刺骨;旱洞、迷宫洞的钟乳石保存完好,奇形怪状,变化多端。大龙潭位于恩施市龙凤镇,与屯堡集镇接壤,距恩施市区10公里。为宽谷地貌景观,属于水景景区。景区内有峡谷、梯田、平坝等多种地貌。清江主航道、雅松溪河、托尼河、龙桥河等支流形成曲折的库面。大龙潭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恩施市上游11公里的清江大龙潭峡谷内。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中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景区水面宽阔,3平方公里的水域环绕两岸青山形成16公里长的水域,形成一条美丽壮阔的绿色丝带。大坝建成后,库区水位上升到462米,淹没了两岸一些低洼的丘陵地带,形成了无数的岛状湖泊。库区周边山势险峻,峭壁耸立,象形石墙、石柱、石峰、石芽、石缝比比皆是,形象生动。
关于恩施造型黑松基地简介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